学风建设
 
 
这里是本次“我心中的一本书”活动
2023-11-29 19:15     (点击)

读《西窗法雨》

法学2205班 王雨彤

屋里有些沉闷,一位文质彬彬,戴着小眼镜的先生推开西阁小窗,雨顺势飘进了里屋。他凝视着窗外却也在思考,时间有些久了,不注意窗边桌上的纸都被打湿了。匆匆过路的我,停下脚步,询问先生:可否允许我进去避雨。先生笑着看我,点了下头。

 先生,您怎么不把书卷收收,您看这字都分辨不出了?雨水模糊了笔迹,记忆却清楚了起来。

 先生没有直接回答,只指其中模糊一处说是性善论。他问我知道伊甸园里的故事吗。伊甸园里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西方神话关于人的起源。人的诞生伴随着神的怒气,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是赎罪的。人的骨子里带有恶的基因,天性属恶。纠正人的犯罪的手段只有两个:心灵的教训和肉体的制裁。前者是道德,后者是法律。道德的束缚远远不够,只有法律才可以禁锢恶行。我们虽然也提出过,但毕竟性善论声音更大,我们对道德更加信赖。到了晚近时期,法治在中国才开始起步。

 先生的手指移了移,又点了点另一处。这里是半法治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现代西方国家就连统治者也逃脱不了命令,老老实实地遵守着。雨越下越大,势头更猛了一些。站在窗边赏雨的先生退向屋内几步,用指腹推了推镜框。中国历史上的法律,统治者用来约束被统治者,统治者却不受约束。人治大于法治。不论电视剧里怎么编,我们都不会相信那万岁爷可以和老百姓一样站在法律面前。

 我一知半解,极端地就想求个结果,发问:“如此说来,我们的性善论半法治不好吗?先生递给我一块手帕叫我把沾着的雨水擦一擦,领我到桌前。又让我看这幅书卷。

 晕染的地方有一小片竟然像水墨画,糊成一团的字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了出来。我瞪大双眼,惊喜溢于言表,扭过头看身后的先生。先生早有预料般地说哪有什么好与坏,遒劲的书法和柔美的水墨各有千秋,何况水墨还为书法添彩一二。先生又亲自上手为其润色,这书卷几经变化,让我连连称赞。

 窗外是西方的天地,屋内是我们的天地。开的是西窗,下的是法雨。西窗的雨落到了屋子里,情绪不再单单只是恼怒。当然还要记得,西窗外的雨不是只有西窗边再下,这雨可是遍及大地。现在的书卷上不单单有字,还有雨水的青睐和先生的再创作,内容丰富,愈发巧妙了。中国不断完善的同时借鉴西方经验,能使我们依法治国之路走得稳健长久。

 想到这,我感激这样一个雨天,结识这样的引路人。哦,还不完全认识,因为还没问先生名讳,小生十分佩服先生之见

 先生看我知晓西窗法雨之意,从容开口从容开口我是刘星,也是一正。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读《大淖记事》有感

 法学 2202班 董雪

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再长的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的,更自然的。 汪老的小说就像是自然生长的一棵树,没有经过园丁的修剪,每一个枝桠都是它本来的样子,不够规整,不够抓眼,但充斥着蓬勃的生机,散发着自由与阳光的味道。

 小说的很多情节都是不必要的,比如轮船公司两边迥异的生活习惯、大淖周边的环境......但是缺少了这些情节,小说就失去了一部分丰盈感。这些无关剧情发展的,淡淡带过的一笔,就像水墨画里渲染开的波纹,画者无法控制它的走向,它却自然地融入画作,和余下的元素共同构成一幅洽合的作品。

 汪老行文之间,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渗出大方无隅的智慧。他以一个包容的视角看待世界,把污浊的、肮脏的东西过滤,留下清澈的、纯粹的,水一样宽容的东西。那些文字像流水一样淌过你的身体,带走一些烦恼和污尘,留下一些美好和希望。

 汪老在写作时并不避讳,他很大方地把它展露在人们面前,告诉读者,是的,恶是存在的,我并不为它遮掩。但是他更愿意将目光投放到上面,告诉读者,但是不必惶恐失望,我们拥有更珍贵有力的东西。

 一如《大淖记事》中,祥和平静的生活被号兵的到来打破,一对暗生情愫的青涩年轻人,还未捅破朦胧的窗纸,就被生活的洪流席卷冲击。而汪老是这样描述这个洪流的: 拨开巧云家的门的,就是这个号长! 号长走的时候留下十块钱。 短短的两句话,写出了生活的裂缝。污秽与黑暗在汪老的书中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只需要讲述,并不要过多着墨。他把气力用在人身上,写巧云的懵乱: 她想起该起来烧早饭了。她还得结网、织席,还得上街。她想起小时候上人家看新娘子,新娘子穿了一双粉红的缎子花鞋。 写一个女子在命运裹挟中的抗争: 一天,巧云找到十一子,说:"晚上你到大淖东边来,我有话跟你说。"”写一对有情人在压力下悄无声息地相爱: 他们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待到月到中天。 月亮真好啊! 这种纯真美好的感情就像寒冬中一把微弱焰火,被冷风吹得东歪西倒,气息奄奄,但仍留有一丝光亮,一些慰藉。后来巧云和十一子的事情被刘号长发现,十一子被刘号长和兄弟一棍一棍地打,但他咬紧了牙齿不松口,他不愿意离开大淖,不愿意远离巧云,也不愿意认错,所以尽管只是讨一声饶就可以避免的祸事,他还是把牙咬得紧紧的,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也不愿意屈从。

 巧云和锡匠师傅用尿碱汤灌活了十一子,把他用席抬进了黄家的门。锡匠们上街沉默地游行,顶香请愿,刘号长被驱逐出境。巧云和其他姑娘媳妇一起去挑担挣活钱,养活家里的三张嘴。这就是故事的结局了。

  生活苦吗?苦! 但是大家一起努力,有共同的盼头,就又是甜的。一如汪老那简短有力的结尾: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当然会!

 我们难免遇到无法预知的风暴,顺遂有时,困顿亦有时,面临抉择时,抗争也好,暂妥也好,都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分支。日子像水一样静静地流淌,带走污浊,也带来新的泥沙,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它,接受它,拥抱它。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是我读汪老的书最大的感触,也是我想要分享的东西。愿我们都能够认真地生活,接受并热爱它的全貌,千帆过尽,仍留赤子之心。


读书报告

法学2202班 袁晓鹏

一、书名:《第七天》

二、作者:余华

三、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四、页数:225

五、内容介绍

 《第七天》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叫杨飞的人死去了,但他的灵魂似乎还没走远,他接到一通电话,殡仪馆的人抱怨他火化迟到,而即将被火化的竞是杨飞自己....他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经历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 以及与生前亲友的爱恨离别。生活的不易、爱情的曲折、亲情的温暖...让活着的人无从找寻出口,只能在死后的世界里得到和解与救赎。余华用拙朴简白的手法写出了深沉的悲痛和感人的温情,写尽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悲哀。

六、读书心得

 在死后的七天,杨飞不断遇到一些人。心中的母亲李目珍以及被淹死的二十七个死婴,因男日友骗了自己而自杀的鼠妹刘梅,还有卖肾给刘梅买墓地安葬的伍超....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个死后的世界。小说的荒诞之处在于作者并不按常理来塑造一个亦真亦假的世外桃源而是一反常态打造了一个凉风飕飕的裹夹着现实的冰冷世界。死后的官员还是会讲排场、好面子,即使火化也要安排在贵宾的位置;死后的人们失去了皮肉,只架着一副骨头,以空洞洞的眼睛,嘴巴以及干柴般的手脚和同样的骨头打招呼交流。我惊讶于余华老师如此大胆的想象力,在他的笔触之下,仿佛能让死了的人再次复活。

 在看到"“鼠妹自杀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几个月前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女研究生自杀事件,其实围观者的漠然才是杀死女生的利器。

 鼠妹QQ空间发表日志表明自己想自杀的想法的时候,网友非但没有劝阻安慰,而是劝她改变自杀方式,让自己死得舒服一些。另外的网友以看客的资态不断给她建议,关于如何去死。读到这一天的时候我的心是凉的,我认识的世界本不该是这个样子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余华笔下的社会不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让人心寒。

 不过小说中始终有温情的存在,年仅二十一岁的铁轨工作者捡到杨飞,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把杨飞抚养成人;同样,善良的李月珍夫妇帮助杨金彪抚养杨飞,陪着他长大。来自农村的刘梅和伍超相濡以沫,相伴相随,即使生活困苦到住地下室,两人也不离不弃,这也是寒冷社会现实下仅存的些许温暖,来自爱人的温暖就是不分离。

 每次读完余华的作品,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也是要用自己拙略的笔触抒发个人感怀的。我是个不合格的阅读者,即使是在写这篇读书感之时,我还是无法做到内心之死还需要我再不断磨砺当中养成。

 故事始终是故事,是教会人成长的文化载体,我走入了余华老师的故事,又走了出来,现在夜已深了,黑暗冰冷的现实刺痛着我,但终归我还是能等到天明的。

 小说《第天》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寂静。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都穿的是极其奢华的蚕丝寿衣,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

 死去的世界有这样一个地方:冰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这里人生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苏菲的世界》

法学 2206班 苏若水

 在此次书香班级的活动期间我阅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及其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此次我想就《苏菲的世界》一书展开谈谈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理解与感悟。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哲学小说,书中以一个十五岁女孩苏菲的视角来叙述,用小说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哲学知识,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心理等各方面知识。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要你不是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就一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而我们自己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内心深处所领悟到的东西。小说以此为开头,以一位十五岁女孩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开始。

书中的哲学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哲学的思想将所要阐述的哲学知识逐一解答,并不断引导读者思考,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理解。书中对哲学的定义是有关世界起源和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书中所讲的哲学知识从世界是什么我们是谁再到我们从哪里来,无不体现着这一点。而这种唯物主义思想也恰好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为自然是以人为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步认识到自己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但这种敬畏并非盲目地畏惧,而是对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自身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人类才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当然,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们认识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书中提出了一种生命轮回说法: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如果一个生物离开了自己生长了几十年的地方,就说明它已经死了。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报道:说人们在一座城市里发现了很多动物尸体,经过化验发现这些动物都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死于艾滋病。在当时这种说法被很多人认为是胡说八道”“无稽之谈,但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而随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也开始不断思考关于自然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用小说这种形式来阐述哲学知识。从这点来说,《苏菲的世界》确实是一部很值得看的哲学小说。

苏菲的世界

 哲学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论语·子罕》: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孔子说:我和你讲了一整天的话,你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不问我的话。如果我把你的话告诉别人,那么别人也会做一件与你同样的事情。退而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发见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像一个人走在沙漠中找水喝,他可能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水,但是他却知道在沙漠中走了很久。因为他知道他有水喝,只是他没有找到水源罢了。

 《苏菲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哲学故事,在讲述着苏菲这个小姑娘对世界、对人类的认识过程。在她不断地思考与学习中,她逐渐认识了自己以及人类世界的一些规律和法则。

你是谁?

 你是谁?这个问题在很早之前,苏菲就开始思考了。她对着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对着她的潜意识,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思考。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她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她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小女孩,世界上还有许多东西都是未知的,都需要去探索。她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她在学习中逐渐了解到了自己是一个苏菲。在《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中,苏菲这个人物贯穿全书,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它是苏菲自我意识觉醒的象征。在这本书中,它揭示了我们自身的一些秘密:从灵魂到身体、从物质到精神、从上帝到宇宙、从永恒到有限……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自身都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层面,而这些层面是无法被完全了解的。

你从哪里来?

 苏菲和艾伯特是两个有好奇心的小女孩,她们常常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公园,并想着:那些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们是从哪里来的?直到有一天,艾伯特突然跑到她们面前说:你们两个从哪里来,你们是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苏菲和艾伯特都觉得自己非常的不舒服,她们感到非常地害怕,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哲学问题——你是从哪里来?于是苏菲和艾伯特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所有生命都是从来的。而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过这一点,所以他们都以为我们的生命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从哪里来?这就是《苏菲的世界》所要讲述的第二个故事。

现实中的哲学

 在小说中,苏菲在一次次收到神秘来信的同时,也收到了她母亲的信。信中说到你是谁?而苏菲在一开始也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谁,直到后来,她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说中还提到了笛卡尔,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一个叫的东西所创造出来的。这一思想与佛教中缘起性空的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小说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席德。席德也是小说中唯一一位出现过的女性人物。席德在小说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她用自己的智慧来向读者揭示这个世界中的种种谜团。

 小说最后以苏菲和艾伯特在生日派对上谈论哲学而结尾,全书也接近了尾声。苏菲与艾伯特从哲学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到走进了现实世界中的精神世界,他们最终发现了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苏菲的世界》用小说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哲学知识,它不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哲学教科书。通过小说可以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探索哲学问题。书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将往何处去?这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思考和回答。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哲学知识,也教会我们怎样去生活。

 哲学对社会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哲学不仅没有被遗忘,反而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对哲学的兴趣和研究热情有增无减,很多学校、机构都开设了有关哲学的课程。从学校到社会,从个人到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哲学,深入了解哲学,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学习和研究哲学时也要注意不要被其本身所迷惑,哲学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的一种思考方法,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不能只看到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而要深刻地去理解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否则就会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迷失方向。


观《洞穴奇案》读后感  

法学 2102班 张姝阳

1949年,法理学家富勒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个假想公案。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短时间无法获救,为了维持生存等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人以救活其余四人。

 威特摩尔是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收回了意见,但其余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抽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审判处以绞刑。对于这样的判决,法学界的观点自然也为此产生争议分为了主要的两派,有罪与无罪。

1、第一派的观点是无罪推定。

    按照设身处地的原来则来说,牺牲一人救四人是多数人不得已会做出的选择,就如同妇女强奸案,强奸犯把刀架在妇女的脖子上说:顺从还是死亡时,给了她一个选择。给这四人的选择类同:杀人或饿死。

 其次,刑法典本身有两个意义,其一便是——威慑,但对于本案威慑并无作用。因为面临本就处于生死攸关的人来说,死刑的威慑或许没有太多意义,而刑法典的另一个意义——“为人们报复提供有序的解决方案在案件中也没有什么意义。

 探究立法的精神,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明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这是最古老的法律智慧谚语之一。很明显,要惩治的杀人犯是有恶性目的的凶手,而不是在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如此选择的求生者。

 既然杀人者是处于一种不得已的特殊情况,并非恶性伤害,而且刑法的威慑与报复在此也毫无意义。那我们为何还要去以另外四人的代价去走一趟法律程序呢

第二派的观点支持有罪判决。

 这是一种法律与道德的两难,如果饥饿不能成为盗窃食物的正当理由,那么饥饿同样也不能成为杀人为食的理由?或许对于最开始的立法机关来说,法律和道德不可分离,但对于司法机关而言,法律和道德相互独立,法官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尊重法律,并忠实执行。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判决的道德启示。判决所影响的并不仅是这四个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类似案件的解决。

 确实,探索其杀人缘由,这四个人或许并没有犯罪意图,按照探究立法精神的原则,人们好像确实不应给予惩罚。但是,法律所要做的是对行为进行处罚,而并非对心灵进行探究,刑法的首要社会功能是保护公民免受犯罪带来的实际伤害。很明显,对心理免责事由的承认只会加剧问题,而不会有助于问题之解决。以后任何人犯罪只要找一个令人同情,迫不得已的理由就可以减轻罪行。更严重的是,若无罪释放这四个可怜的无辜人,那未来更多的犯罪者便可以利用类似的方式来实施罪行——将某人带入特殊环境,再为集体利益进行迫害。

法律是客观存在的。

 我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那条条框框的白纸黑字是存在的,而是说,不论这个白纸黑字如何,我们都会形成一个所谓这样的法律,只不过如今白纸黑字的法律或许还不够具体,甚至有些与实质的法律相去甚远。法律并不是主观人为规定出来的规则,比如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看见太阳就要处死或者是每年给国家上缴三千亿元之类的法律,不仅难以执行,而且没有意义,甚至阻碍社会,即使有愚蠢的立法部门提出如此的法案,也会被推翻。可想而知,法律的条文并不是人为主观的随意规定。

 那便可以大胆推测,或许这个世界上会有一部所谓的终极法典,就好像所谓终极物理法则一样,它的本质极其简单,但却在万物的表现上又纷繁复杂。而人类目前所有的法律条文都在不断地通过不同立场的博弈,不断接近这部终极法典。而这部终极法典是要有一个目的性的,一定是要符合为人服务的原则,或许按许多人的观念,这个目的性是维持公正,但更本质一些,应该是维护效率。毕竟,最大的公正就是效率。对意图探究来进行免责或许对这四个人来说意义重大,但对于整个法律界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降低判定意图的成本之前,或许都是如此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也是赞成有罪判决的。可能许多人依旧觉得这四苟活下来的四人非常无辜,但不得不承认,这就只是他们倒霉而已,他们的有罪或死亡,可能从被困洞穴中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了。

总结

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虽说我们缺少了古人所讲到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我们又能无时无刻地去采取各种方式去与他人形成一种思想碰撞。正如常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在与一位大师进行交流。选择一本好书,潜心阅读。其实不难发现,在书海中,我们能字里行间地感受到作者的思维与情感。这种情感或许会与我们产生共鸣,这种思维我们可能会从中受得影响,甚至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对此提出质疑。总而言之,开卷有益,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受其影响,少则数月,多则一生教诲。再结合以上五篇优秀的读书心得,我们也同样可以得出:读书是一次对于自我思想的升华。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读书习惯,并养成兴趣爱好,那么读书又何尝不是我们减轻现实生活中身心压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呢?最好的莫过于,通过读书,那些苦闷疑惑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游刃而解了呢。其实这种成本并不高,只需,一本书,一杯水。即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