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
 
 
【推荐书目】
2023-11-29 19:03     (点击)

1.《我与地坛》


推荐理由:

史铁生以一种平淡温情的口吻将我们带入他的回忆,用轻松的语句向我们讲述他所感悟出的人生,书中的文字有着抚慰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坚韧。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我想这句话就是向死而生的史铁生的人生写照吧。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就像一个心灵的港湾,在这个港湾中能够体察人间冷暖,感悟人生。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地坛”,希望我们能在经历苦难和挫折后,在“地坛”中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内容简介:

《我与地坛》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所著的一篇哲思抒情散文,本文记录了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面对突如其来的遭遇,史铁生感到痛苦和绝望,他曾在病房里悄悄地向神灵许愿,希望上帝能将他的双腿留下,但上帝和他开了个玩笑,他终究是落下了残疾。刚开始他接受不了残疾的事实,他将无处发泄的脾气撒在了最亲的人——他的母亲身上。却不知母亲那时也身患重症,直至母亲去世后他才幡然醒悟,才懂得了母亲心中的苦。出名后,他总是想起母亲,母亲的爱是支撑着他写作与活下去的力量,点燃了他对生的渴望。

双腿残疾后的史铁生无意中进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摇着轮椅坐在地坛古朴的墙根下,看着日落一点点从园中褪去,在时间的消逝中着感悟生与死。在他的笔下生总是与死挂钩,生命的最终点就是走向死亡,似乎这样确实能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如何坦然面对死亡也是人的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2. 《圆圈正义》

推荐理由:

这本《圆圈正义》,大致是说,我们的法治体系,理论上来说是一个标准的圆圈,法治工作者,要按照这个标准开展工作,公安要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侦查,检察官要依法提起公诉,法官要依法审判,律师也要依法进行辩护。但司法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于是作者写下这本书,期望自己能做一个勇敢的人,坚守住正义的圆圈。也希望对我们的正义观有所指导。

书籍简介:

《圆圈正义》一书共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七大部分,作者在本书中运用特有的坦诚、自省而尖锐的笔调,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的理念与现实、分析了社会热点案件、分享了自身求学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本书不仅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着重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

 3.《宪法学讲义》

推荐理由:

林老师的书,是基于林老师上课时候的讲义,因此语言读起来,很生动,很活泼,比较容易理解。这也是林老师本身治学的特点吧。说话很幽默,比喻很多,很容易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含义。比如,讲到宪法的法律效力的时候,林老师说:宪法不能没有牙齿。细读其文,自然对林老师的观点能够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宪法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丰富的历史变化过程。而且,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宪法,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也各有各的特点。

内容简介:

在《宪法学讲义》里,随处可以看到宪法有关的历史故事,包括中国的宪法发展过程,1954年在杭州的搞宪法,就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宪法创立之初的生动画面。宪法是从西方来的观念。林老师善于的中外宪法的比较中,讲述宪法的内涵、外延。因此,结合外国的宪法实践,能够帮助读者很容易地理解宪法的精神内涵。林老师的规范宪法的代表学者,在《宪法学讲义》中处处可以看到规范宪法的精神、理念。通过这本书,可以比较快地理解规范宪法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是一本极好的宪法入门书。

4.《法治的细节》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关于法律随笔的作品,作者针对多个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探讨了一些热门话题,如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等。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六个方面,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

内容简介: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门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内容摘抄:

1.⼈类从来不是⼀种完全理性的存在,我们有自己的软弱与感性,我们时常纠缠于虚荣与虚无的诱惑。摆脱这种诱惑的周而复始,是一个极大的福分。

2.法治只是治理社会的次优选择或者说最不坏的选择。⼈们的内⼼深处总有⼀种对最优选择的追求。但是⼈类的经验和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追求最优选择的初衷,最后往往会带来最坏的结果,通往地狱的道路总是看起来走向天堂。

3.并不是所有的怀疑都会导致虚无,很多怀疑是为了更加地确信。

4.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

5.法律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维护秩序,⽽要维护秩序必须以惩罚为后盾。

6.不被限制的权力倾向于腐化那些拥有它之⼈的灵魂。

5. 《西窗法雨》

推荐理由:

《西窗法雨》这本书不是向读者来展示冷冰冰的法条,而是由七十多个小故事包括日常的小事、古代圣贤的故事或是新闻报道的趣事,来向我们讲述法律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与人们息息相关。在这本书里,不仅讲述了法律对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向我们提起了关于法律与法理、法律与人情之间种种矛盾与问题的讨论,向我们讲诉了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对于法律同学入门或是想要了解法律的业余人士读起来都非常有趣的一本书,非常推荐大家阅读。

内容简介:

该书通过讲述西方法律文化现象,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全书 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内容摘抄:

1、法律的稳定性与明确性有利也有弊:乔治于皇家机场禁区妨碍皇家军队行动案。

2、法治的假设前提摘要:我们不必想个夏娃出来,只需要想想我们相信过的他人和自己做了哪些不守信用、害人害己之类的事便足够了。

3、纽约市承认同性恋合法性:法律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而且要关心少数人因为法律是跟所有人有关的。

4、法律的条文与目的:将目的视为法律的一部分,法治可能才会更具有理性。

5、道德是要求,法律是要求,高要求的事情可以朦胧审美,而低要求的事情必须泾渭分明。

6.“人无法摆脱世间命运的安排,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选择自认为更好的法律秩序。

5. 《洞穴奇案》

内容推荐:

富勒的洞穴探险者奇案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萨伯

《洞穴奇案》是由十四位法官意见书构成的法哲学著作,其原创作者富勒乃是当代西方法哲学大师,他虚构了这桩洞穴探险者因受困洞中而杀害并吃掉同伴的刑事案件,并撰写了最高法院的五位法官意见书。

内容简介: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著名的公案成了以后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请看十四位法官的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学盛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