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陕公大学堂授牌仪式暨陕公大学堂、渌江大讲堂联合讲座在我校法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兼具红色传承意义与学术价值,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黄文艺教授担任主讲人,由中国人民大学湖南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新平主持。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殷晓元教授,株洲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子明同志,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院长冷必元教授,株洲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石固宁同志出席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湖南校友会校友、株洲市检察院与中级人民法院干警、株洲市律师协会律师及我校师生代表共同参与。
品牌解读:陕公大学堂的红色基因与公益初心
主持人罗新平对“陕公大学堂”品牌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前身是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陕北公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正规大学的红色使命。为凝练红色精神谱系、传承红色血脉、服务地方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以“陕北公学”为名,打造了全国性群众宣传教育品牌“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截至目前,“陕公大学堂”已在全国32个城市成功举办活动,人大专家学者奔赴各地,将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大餐”送到群众身边。2023年12月,该品牌更荣获“2023年度首都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成为兼具影响力与美誉度的全国重要高端学术品牌,其红色底色与公益属性,为本次合作奠定了深厚基础。

领导致辞:校校联动,共促思想传播与红色传承
随后,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殷晓元教授发表致辞。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向黄文艺教授及各界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精神。建校以来,我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为己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中稳步前行。殷晓元教授特别提到我校“渌江大讲堂”: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大讲堂始终以传播先进思想、碰撞学术火花、涵养人文精神为宗旨,已成为师生拓展视野、深化认知的“思想高地”。他指出,“陕公大学堂”的红色基因与公益初心,与我校育人使命、“渌江大讲堂”的思想传播价值高度契合;此次授牌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对我校办学理念与学术追求的认可,更标志着双方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学术公益传播领域合作的新起点。
致辞中,殷晓元教授提出三点期待:一是期待以授牌为起点,我校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化学术合作;二是期待“渌江大讲堂”以此次联合讲座为范例,联动更多高端平台、邀请更多业界名家;三是期待在场师生、干警、律师朋友们从讲座中汲取力量,将法治信仰融入实践,为株洲乃至湖南的法治建设、红色精神传承贡献力量。

授牌与颁奖:见证合作,致敬学术
在全场热烈掌声中,中国人民大学黄文艺教授代表“陕公大学堂”,向湖南工业大学授予牌匾;我校法学院院长冷必元教授代表学校接牌。这块牌匾不仅是“陕公大学堂”品牌影响力的延伸,更标志着我校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学术公益传播上迈出了新步伐。
授牌仪式后,殷晓元副校长为黄文艺教授颁发本次联合讲座的“主讲人证书”。

主题讲座:解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黄文艺教授带来主题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的讲座。作为法学领域的权威学者,黄教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清晰的逻辑框架,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原创性理论贡献等方面展开解读,将抽象的法治思想转化为鲜活的理论阐释,让在场听众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讲座中,黄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洞察力,系统梳理、精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所蕴含的一系列原创性概念、命题和理论突破。他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地位、党法关系、法治道路、法治价值以及法治结构等多维度的创新理论,深刻分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意义,以及对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在场师生、干警、律师带来了一场“解渴”的“理论大餐”。讲座结束,现场掌声持久不息,不少听众表示“深受启发,对法治思想的实践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本次陕公大学堂授牌仪式暨联合讲座的圆满举办,不仅是“陕公大学堂”与我校“渌江大讲堂”的首次深度联动,更搭建了校校合作、政校行企协同的学术交流平台。活动既传承了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又传播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先进理论,为我校乃至湖南地区的法治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