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深化法学实践教学 培育时代法治新人 —— 法学院举行2023级刑事模拟法庭动员大会
2025-05-15 16:22 赵婕    (点击)

5月6日上午,法学院2023级刑事模拟法庭动员大会在法学院模拟法庭召开,会议由法学院实践教研室主任杨荣老师主持,学院正处级领导王乾、副院长徐慧娟出席会议,全体实习指导老师和2023级全体同学参加会议。

动员大会上,实践教研室主任杨荣首先阐述开展刑事模拟法庭专业实习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刑事模拟法庭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深化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能全方位锻炼法律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为未来投身法律职业奠定坚实基础。随后,杨主任对本次实习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部署。他详细介绍了实习的具体流程,从前期的案例分析、角色分配,到中期的模拟庭审筹备、预演,再到后期的正式庭审展示,每个阶段都明确了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最后,杨主任对实习成绩评定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说明成绩将综合考量学生参与度、法律文书撰写质量、模拟庭审现场表现、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习总结报告等多个维度。其中,法律文书的逻辑性与规范性、庭审过程中的法律适用准确性和辩论表现,将作为重要评分依据。清晰明确的评定标准,让同学们对实习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大家指明了努力方向。

副院长徐慧娟从确保实习成效出发,给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高度重视,全身心投入。刑事模拟法庭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每一个决定、每一次陈述都关乎“案件”的走向和“当事人” 的权益,希望同学们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精心准备,反复打磨。第二,要加强团队协作。在模拟法庭中,不同角色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团队的默契程度直接影响着庭审的效果。要求同学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好模拟任务。第三,要善于总结反思。每一次模拟庭审结束后,每位同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向表现优秀的同学学习,充分利用实习机会提升专业素养。

正处级领导王乾着重强调了实习期间的纪律要求,为同学们的实践学习筑牢规范底线。他明确指出,专业实习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抓手。在实习期间,全体同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纪律,按时参与案例研讨、模拟庭审预演及正式展示等各个环节,未履行请假手续,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勤。并希望同学们以本次刑事模拟法庭为契机,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能力,通过持续的学习与实践,为未来的法律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动员大会结束后,各班实习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分班强调相关事项,对刑事模拟法庭实习工作进行精细化部署。

据悉,学院将邀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实务视角的专业指导。刑事模拟法庭作为学院重要的实践教学项目,不仅是学生提升专业素养的 “练兵场”,更是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新时代法学教育使命的生动体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高度契合法治人才培养需求,通过构建 “理论 + 实践”双轨育人体系,让学生提前感知司法实践的真实场景,着力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实务能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