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2022级师生走进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法院,在诉服一体机、档案查询机、执行指挥中心等司法科技场景中,亲历了一场“互联网+专业实训”的深度融合实践。此次活动以智慧法院建设为窗口,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诉讼服务与智慧执行系统,为法学人才培养注入科技动能。
上午9时,师生们首站抵达诉讼服务中心,诉服一体机的便捷操作迅速吸引目光。学生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人脸识别登录系统,依次完成案件类型勾选、电子材料上传等流程,短短5分钟便成功提交立案申请。相邻的档案查询机前,学生们输入案号调取电子卷宗,OCR文字识别、关键词检索等功能即时响应,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务中落地生根。
步入执行指挥中心,巨型电子屏上跳动着执行案件数据、被执行人轨迹及财产查控动态。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执行天眼”系统:通过对接政务数据库,系统可自动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不动产,并利用算法预判财产转移风险。随着指挥员远程调度,4G执法记录仪传回的现场画面、车载GPS定位信息与财产分析图谱同步呈现,勾勒出“智慧执行”的全景图景。
在智慧法院体验区,学生们分组操作智能设备,从诉服一体机生成诉讼风险报告,到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电子证据,每一步操作都与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诊所”的实训项目紧密关联。工作人员介绍,该院今年62%的立案申请通过智能终端完成,电子送达成功率提升至89%,司法效率的数字化跃升引发学子深思。
此次活动聚焦司法数字化服务前沿,为法学教育开辟了新路径。当青春身影穿梭在科技赋能的司法现场,法治教育与司法实践的深度协同,正为“互联网+法治”生态的构建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