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法学名家讲坛
 
 
神农法学名家讲坛(第十四讲)|关保英:中国行政法治的进程
2025-04-23 13:23 虞澍德    (点击)

2025年4月21日下午3时,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保英教授应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邀请,以“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回顾”为主线,在法学院模拟法庭作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法学院院长冷必元教授主持,法学院部分老师,近百余名学生共同参加了讲座,株洲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代表、株洲市消防支队官兵代表列席。

关保英教授首先系统回顾了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他以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为切入点。该法首次确立“民告官”制度,标志着人民群众与政府理性法律关系的建立,是“控权论”在中国行政法治实践中的突破性尝试。针对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关教授以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的制定为例,说明这一修正推动了行政权运行从“管理工具”向“人民本位”的价值转向。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立法实践,关教授强调,法治进程始终围绕“控权与赋权”的平衡展开,既要约束行政权的滥用,又要确保其高效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

在分析“行政权的基本问题”时,关保英教授结合典型案例,深入阐释了行政权的界定、特征及发展趋势。他提出,行政权以国家统治权为基础,具有组织性、执行性、技术性等特征,针对当前行政权膨胀化、技术化的趋势,关教授强调需通过立法明确行政权的边界,避免技术工具异化为权力扩张的载体。另外,在探讨“行政法治的含义及实施路径”时,关保英教授从传统行政法学理论出发,提出依法行政的六大内涵,包括行政权不得与法律抵触、行政自由裁量须受法律限制等内容。

在答疑互动环节,关保英教授对听众们提出的有关如何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对行政法治的作用、消防救援行为的可诉性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耐心而细致地解答。

最后,法学院院长冷必元教授总结指出,关教授的讲座“以关键立法为锚点,勾连起行政法治演进的内在逻辑”。既彰显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又展现海纳百川的理论格局,为师生理解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提供了历史纵深与理论框架。本次讲座作为我院“神农法学名家讲坛”品牌学术活动的重要实践,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构建中国行政法学自主话语体系的认知,更为学院“法治政府建设”学科方向注入新动能。未来,法学院将持续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依托学科创新平台,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关闭窗口